首页 > 养殖技术 > 龙虾 > 主干形果树如何“落头”

主干形果树如何“落头”

发布于:2021-12-14 00:25:11 龙虾 阅读:

主干形(超细长纺锤形)是目前高密度栽植果园最适宜的树形之一。主干形及其相关技术经协会推广以来,在各地取得了巨大的反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了广大会员的认可和欢迎。在实际生产中,一些新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重点探讨主干形果树树太高如何落头的问题。

提到“落头”,许多会员必然会想到“开心”,其实“落头”和“开心”并非一定要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落头”之后,不一定要进行“开心”。而是要根据情况来定。特别对于高密度栽植的主干形果树“落头”之后不宜“开心”。

对于主干形果树来说,中干非常关键,绝大多数整形措施都是围绕强壮的中干进行的。无论是新建果园,还是进行主干形改造的果园,都以培养强壮的中干为目标。

由于栽植密度较大,主干形要求中干比较直,如果中干不直,就会影响到相邻的果树。造成整园的造形失败。主干形如果落头开心的话,生长中心旁落,落头处容易形成大枝,势必影响中干的绝对势力,影响中干的垂直性,破坏树形,破坏树势。

对于主干形来说,一般落头的目的是解决树体太高,作业不便的问题,而不是解决个体密闭的问题,所以我们建议,落头之后再留头,这样就基本可以保证中干的势力。同时树头还能起到调节整个树体。势力的作用,牵制横向枝不要生长过长、过强。树势过旺时,通过树头分流过多养分,保证树势均衡,稳定成花结果。

具体做法上,根据树势情况进行,不宜落头太急,可分年逐步进行。先在树头上找到合适的部位进行落头,并留下带头枝,下一年再在更低的地方落头。依此类推,通过2-3年,将树体高度降下来。值得注意的是

1.树势强旺时,不宜落头,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促花措施,使其大量成花结果后,树势缓和下来,再进行落头。

2.上强下弱的树不宜落头,应先调整好树势,使上部生长缓和下来,下部复壮后再进行落头。

3.落头和提干不宜同时进行,避免对果树刺激过大,影响树势平衡,影响成花结果。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 12345678@qq.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相关文章

  • 成蟹暂养期暴发性死亡原因有哪些?

    成蟹暂养期暴发性死亡原因有哪些?

    成蟹的暂养是为一些捕获较早的河蟹继续集中育肥和统一销售的需要。近年来,在成蟹暂养期常出现较高...

    2022-06-23

  • 主干形果树如何“落头”

    主干形果树如何“落头”

    主干形(超细长纺锤形)是目前高密度栽植果园最适宜的树形之一。主干形及其相关技术经协会推广以来...

    2021-12-14

  • 水稻旱育秧苗床冬季培肥

    水稻旱育秧苗床冬季培肥

    水稻肥床旱育秧技术已被广泛推广,但由于种种原因,春季育苗时常常出现黄苗、僵苗、死苗、死芽现象。...

    2021-06-16

  • 稻田养殖龙虾 养殖龙虾成本与利润

    稻田养殖龙虾 养殖龙虾成本与利润

    稻虾连作是利用冬闲田种植-季稻再养殖一季小龙虾,提高稻田利用率。稻虾连作养殖适宜于农村千家万户...

    2020-03-09

  • 低洼田放虾高效养殖技术

    低洼田放虾高效养殖技术

    一、池塘条件与放养前准备。选择在圩内堤边的低洼地带,底质为沙壤土,面积0.5公顷。水体流动相对稳...

    2019-01-23

  • 噬菌蛭弧菌在虾蟹养殖中的使用

    噬菌蛭弧菌在虾蟹养殖中的使用

    噬笛蛭弧菌是自然界的有益菌之一,它可以寄生于致病菌中裂解细菌。噬菌蛭弧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或...

    2019-01-19

  • 青虾的运输方式

    青虾的运输方式

    1.1活虾的收集无论以什么方式捕获的青虾,均应不脱水。将要长途运输的商品虾与用于养殖的小规格虾...

    2018-04-10

  • 澳洲龙虾放养密度

    澳洲龙虾放养密度

    大塘:虾苗投放量5000尾/亩,生长期从5月中旬至11月上旬,成活率可达70%以上,当年均重在60~70克/尾。温...

    2016-07-22

  • 天然青虾的运输

    天然青虾的运输

    l.活虾的收集与分拣l.l活虾的收集无论以什么方式捕获的青虾,均应不脱水。将要长途运输的商品虾与...

    2014-07-11

  • 河蟹倒池技术

    河蟹倒池技术

    倒池是河蟹育苗中一项常用技术,即将一个池中的幼体移人另一个池中,使得水质和底质得到根本的改善。...

    2014-03-06